摩擦過的物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者說物體帶了電荷。
人們把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上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胶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荷,電荷的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是c。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叫做中和。
原子結构

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构成的。還有一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汞等。

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電負電的電子构成的。由於原子核和電子所帶的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因此電子不顯電性。
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電子在原子核的電力吸引作用下,在核外繞核運動。原子的這種結构稱為核式結杓,它同太陽系中各行星繞太陽運動的情形有些相似。
原子核是質子和中子兩種粒子构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中子不帶電,可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核電荷數)就等於核內質子的數目。
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人們已經知道這個最小電荷為1.6*10^-19 c,并把稱做元電荷,任石帶電體所帶的電荷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

摩擦起電的原因
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兩個物體互相摩擦時,哪個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它的一些電子就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餘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可見,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

 

電場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怎樣發生的呢?經過長期的科學研究,人們認識到: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發生的。只要有電荷存在,電荷的周圍就存在著電場。電場的基本性質是它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電場力。
電荷A和B 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發生的:電荷A對電荷B的作用,實際上是電荷A的電場對電荷B的作用;電荷B對電荷A的作用,實際上是電荷B的電場對電荷A的作用。

電場力
放入電場中某點的電荷所受的電場力F跟它的電荷量Q的比值,叫做該點的電場強度,簡稱場強。用E表示電場強度,則有E=F/Q

電壓
電荷Q在電場中由一點移動到另一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W與電荷量Q的比值,叫做兩點間的電勢差,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如果1C的正電荷在電場中由一點移動到另一點,電場力所做的功為1J,這兩點間的電勢差就是1V.即1V=1J/C.即是電壓


電流
電源正極的電極高,負極的電勢低,兩極之間有壓。把導體的兩端分別接到電源的兩極上,導體中有了電場,兩端有了電壓,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所以,導體中產生電流的條件是:導體兩端存在電壓。

電流是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的,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導體某一棋截面的電荷越多,電流就越大。電流的大小用電流這個物理量表示,電流等1S內通過導體棋截面的電荷量。國際上通常用字母I表示電流,如果用手表示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t表示通電時間,那麼I=Q/t,電流I的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符號A。如果在1S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是1C,導體中的電流就是1A。1A=1000mA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I跟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跟電阻成反比 I=U/R。

電功
電流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電流所做的功叫做電功。電流在芋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於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W=UIt,單位是J
度,叫做千瓦時,符號KW。h=3.6*10^6J

電功率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電功率用P表示,P=W/t 所以 P=UI , 單位是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l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